资讯动态
高质量发展“高”在哪儿?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解析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三年之间,“高质量发展”的定语,从“我国经济”变成了“我国”。细微的表述变化背后,是怎样深远的考量?3月7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围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详细阐释。点击查看详情。
财政部:建议提案办理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2020年,财政部共承办人大建议2665件,其中建议主办件487件;承办政协提案1257件,其中主办件246件。财政部承办的建议涉及35个代表团1687名代表,覆盖了全部代表团和一半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涉及财政提案的委员1189名,占全国政协委员总数的55.1%。财政部所有主办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答复代表委员,所有协(会)办件也都及时向主办部门提供了协(会)办意见,办结率为100%。并按照“应公开尽公开”要求,及时将主办件办理复文在部门户网站上公开,主动接受代表委员和社会监督。点击查看详情。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发现的部分创新举措
2020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了第三方评估。从评估情况看,《条例》实施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全面实施《条例》为契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各地区互学互鉴,推动《条例》各项规定进一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现将评估发现的部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公布如下。点击查看详情。
探索研究
加强数据治理是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关键期,国家治理领域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日趋复杂,需要探索新思路与新方法来破解。而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化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愈发成为提升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基石。但是,我国在数据治理方面面临产业化、制度化约束,需要通过推动行业立法、标准化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等方式促进数据治理创新,助力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点击查看详情。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推动传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演进的发展过程。本文在分析现阶段融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双方深度融合的建议。点击查看详情。
地方动态
北京市已开放60余亿条政务数据记录
北京首次开设的这个“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点亮了传统金融普惠服务“盲区”,也让人们看到数据开放的功效。北京市大数据中心近日披露,截至目前,本市已通过政务数据资源网向社会无条件开放96个单位5891个数据集、共计约579万条涉及公共服务事项指南、财税金融、城市管理等热点领域的公共数据。如果算上有条件开放的数据,本市公共开放数据已累计达到9214个数据集、共计60余亿条数据记录。点击查看详情。
浙江:数字化改革驱动“整体智治”
3月1日,全国首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此前,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浙江以一场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开启了牛年新局。点击查看详情。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持续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
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持续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提升上海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上海市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制订本行动方案。点击查看详情。
山东:打造数据超市!济南将构建全市统一政务区块链平台
2月22日下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炳跃介绍了我市市大数据局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有关情况。点击查看详情。
贵州:观山湖区人民法院—— 在全省首推“电子支付令”
去年以来,观山湖区人民法院绿色金融法庭在全省率先推行“电子支付令”。与普通诉讼程序相比,“电子支付令”省去了调解、证据交换、开庭、宣判等程序,审理时间更短,诉讼成本更低,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点击查看详情。
安徽住建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将全覆盖试点
近日,从安徽省住建厅获悉,已经印发专项实施方案,将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通过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点击查看详情。
广东:深圳在全国率先大规模推进电子证照“主动化、智能化”共享应用
近年来,深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决策部署,按照“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核心的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深化电子证照建设应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免证办”改革,在全国率先大规模推进电子证照“主动化、智能化”共享应用。点击查看详情。
山西:全国两会丨“信息化平台”让代表履职更高效
在线提交议案建议,实时掌握办理动态,及时了解知情知政信息……按照有关安排,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试用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代表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提交、附议议案建议,即时获取答复意见,同时还可以查阅资料、简报等文件,既方便代表履职,还可以节约行政成本。3月4日,我省代表利用会议间隙,积极了解平台功能,认真学习使用方法。点击查看详情。
青海:按下政策落地“快捷键”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青海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0年)》发布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委托青海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对8个市州和17个重点区市县营商环境进行了第三方评价,编制并发布了《青海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0年)》。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青海省营商环境便利度为74.74,较2019年提高25.19%,跑出了青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总体来看,2020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双重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工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聚焦抓“六保”促“六稳”,全面建立“1+N+M”政策体系,牵引打造青海营商环境2.0,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市场活力竞相迸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点击查看详情。
福建:多方出招助老人迈过“数字鸿沟”
网上挂号不会操作、出门不会扫码、智能手机学起来困难……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愈发与互联网密不可分,这对于年轻群体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许多老年人而言,智能技术是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日前,厦门等地接连出台举措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各地也纷纷从细处“出招”,让老人也能分享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红利。点击查看详情。